依赖氧气的光动力疗法(PDT)通常由于肿瘤微环境的乏氧而影响治疗效率,提高PDT疗效的纳米药物的构建,通常需要复杂的化学设计和多步的制备和纯化过程。因此,开发一种简单高效的策略来提高PDT的治疗效率对于临床转化是非常重要的。近期,南华大学药学院魏华/喻翠云教授团队发展了一种多组分的超分子纳米药物。其通过主-客体相互作用将客体均聚物聚偶氮苯 (PAzo) 和三个功能化的β-环糊精(β-CD)主体分子:即光敏剂二氢卟吩e6 (Ce6)、化疗药物顺铂前药(Pt(Ⅳ))和聚(寡聚乙二醇)甲基丙烯酸酯 (POEGMA) 分别修饰的β-CD便捷地组合在一起。其中偶氮苯(Azo)不仅可以作为主客体作用的连接位点,而且还可以通过乏氧触发的偶氮键裂解,来降低细胞谷胱甘肽(GSH)的浓度,最终达到化疗和光动力协同治疗的效果。
在4T1细胞中,最优双载药纳米粒子NPCe6/Pt的IC50值比游离的Ce6低6倍,是由于偶氮键断裂诱导的GSH耗竭促进了协同化学和光动力治疗,进一步导致免疫原性增强。NPCe6/Pt在小鼠4T1移植肿瘤模型中的肿瘤抑制率为93.1%,其介导的协同化疗和PDT除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外,还可以在体内产生强烈的ICD反应,从而激活CD8+和CD4+ T细胞进行抗肿瘤免疫反应。本文开发的NPCe6/Pt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纳米平台,通过协同PDT和化疗增强免疫原性,具有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。
图1. NPCe6/Pt的制备及协同治疗示意图
图2. NPCe6/Pt体内抗肿瘤效果
图3. NPCe6/Pt抗肿瘤免疫应反应分析
该工作以“Supramolecular nanoassemblies-mediated GSH depletion boosts synergistic chemo-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immunogenicity enhancement”为题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(2023, DOI: 10.1016/j.cej.2023.143731)(中科院1区)。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南华大学药学院魏华教授、喻翠云教授。南华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敦为第一作者。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,湖南省芙蓉学者,湖南省领军人才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助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j.2023.143731
图文转载自【中国聚合物网】:http://www.polymer.cn/